比《咒怨》还恐怖的电影,你想尝试一下吗?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部青春片,哦不,是恐怖片——《富江》。
《富江》有好几个版本,最开始起源于日本的一个漫画,如今已经拍成了九个不同版本的电影。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部是2011年版,也是最新的版本——《富江:无限制》。
看了这么多部富江,不得不承认,仲村美宇主演的这个版本是我看过的最美富江。
“富江”在民间传闻已久,是继贞子后的又一个恐怖ip,但相比贞子而言,富江的个性要更加鲜明、立体,这才带来了让人颈椎发凉的恐怖感。
根据漫画里描述的细节,富江肤色发白、身材消瘦,小肚鸡肠、性格骄纵,睡觉爱翻白眼,细胞具有增生能力,所以是杀不死的魔鬼。
这部《富江:无限制》就充分描绘了“富江”的特征,是还原度很高的一部作品。但很遗憾,瓣友们对它的评价并不高,但如果仔细体会这部电影,会发觉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喜欢看恐怖题材电影的盆友们,怎能错过“富江”系列呢?相比其他的恐怖片来说,《富江》绝对完败所有,虽然无论是在豆瓣还是烂番茄,大家对这一系列电影都不看好。
可是恐怖片不向来都会成为大家吐槽和攻击的对象吗?
《午夜凶铃》
作为口碑和票房双赢的恐怖片,敢问有多少人看过日本原版?不错,正因为它出色的口碑而被光腚总局限定为了禁片,这也是不少恐怖片发烧友的遗憾。
1998年的日本原版上映时据说吓死了人,这也成就了它的口碑,作为一部恐怖片,它赢了!
排除这些舆论和媒体传播下我们对于这部影片先入为主的恐惧感,咱们来细细分析一下《午夜凶铃》这部电影。
这无非就是讲述了一个恐怖的录像带,看完后的人都会死,恰好有一位记者看到了这个录像带,她想找到真相,于是发现了录像带背后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纯恐怖的电影,试问,哪个日本恐怖片不是纯恐怖?
也正因为这个电影,贞子成为了恐怖的代名词,但贞子的恐怖来源于观众对于录像带的心理预期。没错,《午夜凶铃》的确具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但麻麻看过日本原版,除了慢镜头和诡异的音乐以外,并没有什么让人捂眼吓尿的镜头。(ps.不是删减版)
《午夜凶铃》已经被改编成很多版本,包括美版《午夜凶铃》恐怖感就更是降低了不少。人们在意的只是恐怖电影背后的故事而已,至于用了多少镜头渲染,胆子大一点的人根本就不care。
何况在1998年,别说日本,就是美国的很多电影技术还没达到成熟,做出来的恐怖特效就更是low到爆,只能靠剧情和镜头来说话。
2012年上映的《贞子3d》的确运用了现代技术进行包装,但看完我就呵呵了,除了长发还是长发。高清版的贞子还不如1998年的普清恐怖,以为加了一个3d特效就真的能够感受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的快感?可笑!
能走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已经都不是小孩子了,反正我是没有听到多少尖叫。
如果真正想要感受恐怖片带来的惊悚感,不如去看看希区柯克的电影,那才叫真正的恐怖片。
《咒怨》
《咒怨》和《富江》一样也是一个系列电影,同样被美国人拿去合作,也是一部和《午夜凶铃》一样被玩坏了的恐怖电影。
《咒怨》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人意外死亡,而后一个女大学生或年轻女子入住这个房子,在这个房子里发生了一系列离奇恐怖的事情,所以也叫《鬼屋》和《凶宅》。
《咒怨》的故事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套路,被布莱德·斯奈德总结为“鬼怪屋”模式。许多恐怖电影都遵循着这一套路编剧,所以现在看来反而不足为奇。
烂番茄对这个系列的评价也是高低不一,好就好在电影中出现的并不是唯一的“鬼”,而是一家人。
所以三番五次的折磨让观众也跟着女主角一起精神衰弱,不过恐怖的特效都是制作合成的,即便女鬼扭曲着身体爬向女主也顶多是听听女主角的尖叫而已。
《咒怨》系列麻麻看得比较全,印象很深刻的反而不是日版,而是2009年的美版《咒怨3》。最恐怖的不过是开头,通过摄像头看到小男孩被不知名的透明物体扭曲了手臂活活被扯断了神经,有些像《鬼来电》系列的死法。
或许因为早就知道了剧情,所以除此之外没有觉得特别恐怖渗人的地方。
而“咒怨”来源于对凶宅的诅咒,所以恐怖会继续下去,《咒怨》系列也会继续下去。但是每一部都换汤不换药地说着同样的事情,的确很无聊。
《鬼来电》
相比《咒怨》和《午夜凶铃》,我更力挺《鬼来电》系列。
不像《富江》、《咒怨》拍出了那么多版本,《鬼来电》系列只有三部,前两部尤其精彩。
《鬼来电1》是三池崇史导演的,有名导助阵第一部也成为了《鬼来电》系列中最好看的一部。
因为三部讲述的事件都差不多,死者的方式也差不多,只是事件背后的故事不同而已。
《鬼来电》最经典的不过是来电铃声,女大学生先后接到了这个铃声的电话而先后离奇死亡。
日本恐怖电影如此出名的原因就在于恐怖片要求的不是画面的惊悚,而是摧毁内心最后一道防线的精神攻击。
《鬼来电》系列的惊悚在于鬼是无形的,第一部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鬼,第二部则重点强调了“鬼来电”背后的故事。
因此第二部要比第一部更加丰富,但若论艺术性第一部是打响第一炮的关键。
但也正因为《鬼来电》,麻麻开始关注《富江》,因为它们的恐惧感都来源于无形,《富江》更恐怖的是,观众并不知道富江再生的原因。
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无知……
也许富江只是来源于女主角月子的一场噩梦,噩梦的来源在于其心中的恐惧。
首先是对爱情的恐惧,富江其实是月子想象出来的,富江就是月子,月子也是富江。她们同时喜欢一位学长,但却在富江与学长聊天后就被从施工建筑上掉落的架子刺死。
电影中也有一些符号性的隐喻,比如富江伤口处的“舌头”,就是对“男性生殖器”以及“欲望”的隐喻。
其次是对家庭的恐惧,月子一直觉得在家庭中不受重视,看影片中月子对父母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就能看得出来。富江的再次出现让月子备受折磨,甚至父亲会无缘无故地打她。
但噩梦惊醒后,父母却笑称月子是独女,照片也没有了富江的痕迹。这一处暗示了富江只存在于月子的意识里,并不真实。
最后是对朋友的恐惧,月子最好的朋友也被富江折磨陷害,甚至最后朋友表现出了一种超脱友情的依赖感。
渐渐地,在月子的意识里,朋友已经和富江融为一体了,她下意识地觉得朋友离开自己并变得安全感全无。
这也是月子噩梦的源泉,富江只是她的一个梦魇,是她心中的恶魔。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富江,是另一个无法战胜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看完《富江》后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